【喜报】山东省内蒙古商会副会长单位——斯坦德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新三板

2025-03-11
新闻来源: 山东省内蒙古商会
查看次数:1224

商会通讯   第408期  山东省内蒙古商会





2025年2月26日,山东省内蒙古商会副会长单位——斯坦德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坦德)正式登陆新三板,成为检测认证行业又一备受瞩目的资本新星。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跨越式突破,更彰显了山东省内蒙古商会“链接资源、赋能企业”的平台价值,也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从实验室到资本市场:斯坦德的“硬核”成长之路
公开资料显示,斯坦德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约6300万元,注册地址位于青岛高新区,是一家综合性的独立第三方检测和研发服务机构,主要从事检验检测、分析研发、计量校准、认证咨询、司法鉴定等相关技术服务。其业务范围涵盖生物医药、生命健康、生态环境、工业贸易等多个专业领域。从股权结构来看,斯坦德由斯坦德企管、探索计划、山东毅达、征战行动、弘广投资等股东共同控股。十余年间,企业从一家区域性检测机构,逐步成长为覆盖生命科学、生态环境、工业材料、消费品、汽车电子等多领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发展历程,是中国检测认证行业从“小而散”走向专业化、规模化的缩影。
科技立身,打造核心竞争力
斯坦德始终将技术研发作为立身之本,累计投入研发资金超亿元,拥有CNAS、CMA、CATL等国内外权威资质3000余项,服务网络遍布全国20余个省市,检测能力覆盖10万+项目。其自主开发的智能化检测系统与大数据平台,实现检测流程全周期数字化管理,效率提升30%以上,精准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客户为先,服务头部企业 
凭借专业实力,斯坦德已为华为、比亚迪、中石化等3000余家行业龙头提供质量解决方案。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其电池安全检测技术助力多家车企通过国际认证;在生物医药板块,实验室管理体系服务助推药企加速新药上市。客户复购率超85%,印证了市场的深度认可。
新三板挂牌:资本助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登陆新三板,标志着斯坦德正式迈入资本化运作的新阶段。斯坦德业务范围覆盖较广、辐射全国,成立了多家子公司,以方便业务开展。招股书显示,纳入报表的子公司有39家,其中有10余家企业在2023年收入过千万。其中,科创医药和衡立环境是斯坦德业绩最好的两个子公司。
数据显示,科创医药最近一年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占合并报表的比例分别为45.21%、38.86%、48.08%、148.50%,衡立环境最近一年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占合并报表的比例分别为19.82%、27.73%、15.30%、65.76%。
资料显示,科创医药主要从事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生物医药产品的检测服务业务和研发服务业务,衡立环境主要从事环境检测及环境咨询业务,均属于斯坦德主营业务范围。


行业风口:检测认证赛道迎来黄金时代
当前,中国检测认证市场规模已突破4000亿元,年均增速超10%。随着“双碳”目标推进、新质生产力崛起,行业迎来多重机遇:  
政策驱动: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质量强国,检测服务成为制造业升级的刚需配套;  
技术迭代:AI、物联网推动检测从“人工判读”向“智能诊断”转型,技术壁垒持续抬高;  
全球化需求:RCEP等协议落地,跨境检测认证服务需求激增,头部企业加速国际化布局。
在此背景下,斯坦德检测的资本化布局,无疑抢占了行业制高点。其“技术+资本+网络”的复合优势,有望在千亿赛道中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整体业绩方面,2022-2024年上半年,斯坦德的营收分别为6.07亿元、7.60亿元、3.1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543.30万元、5174.59万元、1973.45万元;负债率分别为67.82%、54.16%、50.38%。可以发现,2023年,斯坦德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增长,并且负债率在2023年下降幅度明显。
众所周知,检测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业务的开展需要大量专业的检测人员及先进的检测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第三方检测机构需要不断进行技术更新和研发投入,以形成技术储备优势。
《青岛资本圈》注意到,2022年和2023年,斯坦德的研发投入金额为3067.35万元、3376.74万元,在逐年增加。
未来展望:做中国质量的“全球守门人”
面向未来,斯坦德锚定三大战略目标:  
打造智慧实验室标杆:2025年前实现80%检测流程自动化,推动行业标准化进程;  
构建全球服务网络:设立海外分支机构,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  
探索ESG价值创新:开发碳足迹认证、绿色供应链评价体系,赋能企业可持续发展。


以专业致敬时代,以创新定义未来。斯坦德的新三板挂牌,是企业奋斗历程的高光时刻,更是新征程的起点。在山东省内蒙古商会的持续赋能下,这家科技型服务企业正以“专业力+创新力”的双引擎,为中国质量筑基,为全球市场护航。它的故事,也为更多中小企业提供了“专精特新”突围的标杆样本——唯有深耕技术、拥抱资本、协同生态,方能在时代浪潮中行稳致远。




(文章部分图文转载自“凤凰网青岛”、“青岛资本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