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通讯】山东省内蒙古商会助力兴安盟工信局在青开展考察工作

2025-04-24
新闻来源: 山东省内蒙古商会
查看次数:1091
商会通讯  427期  山东省内蒙古商会



4月23日,兴安盟工信局副局长包红志、兴安盟工信局工业园区科科长赵友军在青岛平度开展考察工作,山东省内蒙古商会轮值会长马银刚陪同考察。考察组一行深入平度市5家化工企业,就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合作、绿色低碳发展等议题进行交流,旨在推动两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兴安盟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内蒙古东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资源富集区,兴安盟近年来立足区域资源禀赋,积极布局现代化工产业,着力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此次考察是兴安盟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鲁蒙对口合作的具体实践。在山东省内蒙古商会的协调推动下,考察组先后走访了青岛润农化工有限公司、青岛红蝶新材料有限公司、青岛上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青岛中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同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深入学习了平度市在化工园区规划、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及循环经济等领域的先进经验。


首站:青岛润农化工有限公司

在青岛润农化工有限公司,考察组重点参观了智能化生产车间和国家级农药研发实验室,详细了解了企业自主研发的绿色低毒农药生产工艺。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通过ISO双体系认证,拥有23项发明专利,其生物农药产品覆盖全国30个省份并出口东南亚。



第二站:青岛红蝶新材料有限公司

在青岛红蝶新材料有限公司,考察组实地参观了智能化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及产品展示厅,详细了解了企业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核心技术研发进展、生产工艺流程及环保管理体系。考察组充分肯定了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突破成果,并就产学研协同创新、产业链延伸等议题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



第三站:青岛上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在青岛上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考察组实地走访了智能生产线、研发实验室及产品检测中心,重点考察了企业环保膜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核心技术的生产工艺及市场应用场景。考察组对企业在水处理膜、新能源电池隔膜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及市场竞争力给予高度评价,并就绿色材料研发、产学研合作及成果转化等方向与企业负责人深入探讨。



第四站青岛中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在青岛中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考察组实地走访智能温室、育苗基地及农产品加工中心,重点考察智慧农业系统、水肥一体化技术及果蔬新品种研发进展。考察组充分肯定企业在数字农业转型、生态循环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成果,并就技术推广、产销协同及乡村振兴示范项目与企业深入交流。



最后一站:青岛同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在青岛同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考察组实地考察了智能装备车间、研发实验室及应用测试中心,重点考察工业机器人、智能仓储系统及AGV搬运机器人等核心技术研发成果与生产工艺。考察组高度评价企业在智能工厂解决方案、自动化物流装备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及市场应用前景,并就数字化转型推进、产业链协同创新等议题与企业深入探讨。

座谈会上,双方围绕产业转移、技术合作等展开深入交流。包红志指出,青岛平度化工产业集群在技术创新、绿色化发展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而兴安盟在煤炭、玉米、风能等资源储备及政策支持上优势显著,两地合作空间广阔。他强调:“我们既要‘取经’,更要‘转化’。兴安盟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新技术、新模式,让生态底色与产业绿色相得益彰,走出一条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马银刚表示,商会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定期组织鲁蒙企业互访,推动项目精准对接。“内蒙古的能源优势与山东的产业优势深度融合,必将释放‘1+1>2’的协同效应。”



此次考察活动为兴安盟化工产业升级带来了实际推动,也体现出山东与内蒙古两地共同推进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务实态度。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随着合作关系的持续深化,一个深度融合技术创新与资源循环利用优势的新型产业生态体系有望加速构建,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