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庆华诞 奋进新征程——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

2025-07-01
新闻来源: 山东省内蒙古商会
查看次数:828



1921~2025

永远跟党走


建党节



七一 · 建党节




建党节,即中国共产党建党日。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23日成立后,在反动军阀政府的残暴统治之下,只能处于秘密状态,没有公开进行活动的环境。在大革命时期,党忙于国共合作、开展工农运动和支援北伐战争,没有条件对党的诞生进行纪念。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

1941年,中共中央确定将1921年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日。此后每年的7月1日,全党都要热烈庆祝党的诞生纪念日。

2025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4周年,让我们热烈庆祝党的104岁生日,继续砥砺前进,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什么是伟大的建党精神




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在甫一出世时便开始塑造不同于其他政党的精神气质。这个精神气质,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概括提出的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32个字的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丰富,意义重大。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在奋斗实践中始终保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始终保持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党也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始终保持坚强党性,对党绝对忠诚,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对党忠诚,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对党忠诚,也就是要对人民负责,我们党始终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根本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毛泽东诗词中的伟大建党精神




毛泽东不仅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探索中培育伟大建党精神,在缔造新中国和建设新中国的光辉实践中赓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还创作了很多气势磅礴的诗词来深情礼赞伟大建党精神。毛泽东诗词是自身奋斗人生和心路历程的壮丽画卷,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宏伟史诗,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诗意表达。

勇于探索,不懈追求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思想底蕴

毛泽东就读过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旧址

在韶山读私塾时,毛泽东读了一本关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小册子,开头一句是:“呜呼,中国其将亡矣!”从那时起,毛泽东就对国家前途感到担忧,逐渐意识到努力救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职责。1910年秋,“孩儿立志出乡关”,毛泽东毅然走上救亡图存的道路。1915年5月7日,袁世凯悍然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毛泽东愤然题诗言志:“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可见,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内心已充满“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浩然之气。

1927年大革命失败,毛泽东“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深刻认识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秋收起义失利后,他毅然引兵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先后写下《西江月·井冈山》《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从三首词中能读出毛泽东戎马倥偬、身经百战,也能感受到战事越紧急,越能激发他的勃勃诗兴。


高瞻远瞩,敢做善为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实践底色

青年时期,毛泽东与友人多次攀登岳麓山

1918年4月,毛泽东同蔡和森等人创办“新民学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但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毛泽东认为学会宗旨应做彻底改造。1921年初,毛泽东将其改为“改造中国与世界”,这也成为毛泽东的毕生追求。

回顾毛泽东的诗词,“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历史进程大致分为四步。问天:“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对天地、自然和人世发问,表现出对当时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大胆质疑。比天:“欲与天公试比高”,表明共产党人为民请命,誓与反动统治分庭抗礼的决心。翻天:“天翻地覆慨而慷”,正如毛泽东所言:“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换天:“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崇高品质

长征途中,红军攻克的泸定桥旧址

青年毛泽东立下人生誓言:“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充满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今日向何方”“而今迈步从头越”“今日长缨在手”,毛泽东强调“莫叹韶华容易逝”,特别注重对“今”的把握。

毛泽东曾指出:“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他把这种献身精神诗化成“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誓言。面对敌强我弱,“敌军围困万千重”“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毛泽东回以“我自岿然不动”“雄关漫道真如铁”“横扫千军如卷席”。面对“路隘林深苔滑”“赣江风雪迷漫处”“西风烈”的恶劣环境,革命武装坚持“雪里行军情更迫”“直下龙岩上杭”“大军纵横驰奔”。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回首峥嵘岁月,不禁由衷慨叹:“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


一心为民,一切为民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价值追求

人民英雄纪念碑

毛泽东始终放手发动群众,紧紧依靠人民,“十万工农下吉安”“百万工农齐踊跃”“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为解救万民于水火,“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毛泽东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面对“强邻灭德”“人执笞绳,我为奴辱”的民族危难,毛泽东率领英勇红军“万里崎岖,为国效命”“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成为抗日救亡的中流砥柱。

遵义会议前,毛泽东受到“左”倾错误路线的一再打击,但他高扬“踏遍青山人未老”的豪迈激情,舒展“寥廓江天万里霜”的豁达胸襟,讴歌“今朝更好看”“风景这边独好”的锦绣河山。特别是他一扫“自古逢秋悲寂寥”的低迷哀婉,盛赞“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壮美秋景,生动展示了愈挫愈勇、相忍为党的崇高风范。“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纪律好,如坚壁。军事好,如霹雳。政治好,称第一。思想好,能分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始终艰苦奋斗,永葆本色。



百年征程,赓续辉煌



今天是7月1日
历史的指针再次指向
这个光荣而神圣的日子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迎来104周年华诞

104年来
我们的党
筚路蓝缕、奠基立业
创造辉煌、奔向未来

新征程上
我们的党
奋勇前进、笃行不怠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我们坚信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
中华民族必将开创更加辉煌的明天


山东省内蒙古商会

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注:本文转载改编自内蒙古慈善总会,原文链接:七一建党节| 铭记峥嵘岁月,不负岁月山河